“别瞎说。是我们被人盯上了,偷拍了他的一些照片,我想查出拍照的人是谁!”孙勤勤简单讲述了一下事情,当然,其中的具体斗争曲折和幕后主使没有告知。
“不是吧,还有人敢对你们使这种下三滥手段?直接让警察去查不是更快?他们的侦查手段可比我老公强多了。”诗诗提出了合理质疑。
“警察是快,但他们的调查是有程序规定的,容易打草惊蛇。这里面的复杂,我不好多说,你们只需要查出拍照的人是谁,然后告诉我就行,剩下的我去处理。”
当然不能动用警察,且不说警察一旦启动调查走访,所有程序都要记录留痕,保不准就会被对方察觉,打草惊蛇后就很难找出拍照者了。如果动用警力,目的、事件经过都要讲清楚,那就等于把事情直接摆上台面了,会惹来不必要的猜测和麻烦。
“哦……”诗诗没有再质疑,但她有些为难,“勤勤姐,不是我推脱啊,从你说的情况来看,要想找到拍照者,很难。”
“怎么了?”
“就我参与我老公的调查任务经验判断,对方很狡猾。没有给你发电子照片,而是用的打印照片。这就有点难办了,如果是电子照片,通过照片参数和发送途径,顺着数据网络一层层翻找,能查出拍照的设备型号、发送者的IP坐标等信息,找起来就方便。可如果只是纸质照片,照片本身数据就全部被抹除了,只剩下照片内容信息。可过去了这么久,现场监控什么的早就覆盖了,就算有目击者,也是大海捞针,找到了也铁定忘了。所以照片基本是没用的东西了。”
“嗯。倒也是……”孙勤勤不懂这里面的技术,觉得她讲得确实在理。
“但也不是完全查不出。”诗诗忽然神秘笑了。
“还有办法?”孙勤勤惊喜问。
“这个世界,只要有信息传递,就有痕迹。电子痕迹被抹除了,不代表现实痕迹就消失了。”诗诗娓娓道来,“目前的突破口就在那个给你照片的小孩,这里就有个邮差角色,通过小孩能知道邮差大概体貌。现在监控这么发达,他很难避开所有。再说了,他是人,总要吃饭、喝水、睡觉,他如果开的车,总要加油充电。这一切,都会留下蛛丝马迹。”
孙勤勤心里燃起一丝希望:“没错,只要找到这个邮差,就能找到上游人物,也就有可能能找到照片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