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英国驻美公使被刺
在进入十九世纪前后,全球局势依然如一团乱麻,复杂难测。
此时,海峡对岸的英法之间,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和解的迹象,这两个大国继续在政治、军事、外交与情报上展开激烈的角逐,双方似乎要进行下一个“英法百年战争”。
除了欧洲,在遥远的海外殖民地,从东地中海和中东地区,到印度洋及印度大陆,还有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诸多岛屿,英法两国的势力也在持续交锋,争夺着原材料资源和殖民地霸权。
受欧洲大战的影响,大西洋彼岸的“新世界”同样风云变幻,一度有了起色的美英关系,正以惊人的速度,朝着剑拔弩张的态势急转直下。
自挣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枷锁后,以北美十三州为基础建立的美国,开启了国家建设的浪潮之中。
随后的十多年的休养生息中,尽管美国与法国之间因为美国突然抛开了盟友法国,单独跑到伦敦与英国签署了双边协议,加之路易斯安娜殖民地等诸多问题,爆发过一场时间不长的武装冲突。
好在两国高层还算比较理智,在双方外交官的不懈努力下,法美两国最终达成了和解,并没影响美国国内经济,继续展现出的那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东北部地区,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与便捷的水运条件,工业体系如雨后春笋般逐步成型;而南方地区,种植园经济独占鳌头。大片大片的种植园里,棉花洁白如雪。这些农产品产量极为可观,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港口。
与此同时的英国,即便它的大部分战争资源都用于同老对手法国,在欧洲与亚洲争夺,但依然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贸易强国与殖民霸主,其势力触角遍及全球各个角落。
凭借着坚船利炮所构建起的强大海军力量,英国在大西洋乃至世界的贸易格局中,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
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与贸易优势,英国经常会动用海军,构建起庞大的美洲贸易封锁体系,这无疑给美国的贸易发展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造成了极大阻碍。
在贸易政策方面,英国犹如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堡垒,对美国商品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关税壁垒。美国的棉花、烟叶、小麦等农副产品,在进入英国本土市场时,需缴纳高额关税,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无情压缩。
至于工业制成品的境遇更是惨淡,因为物流成本高,以及产品的诸多质量问题,没法在英国市场立足。
与此同时,英国却利用自身在制造业领域的绝对优势,将各类廉价工业产品如潮水般倾销至美国市场。这些来自英国的商品,价格低廉且款式新颖,迅速抢占了美国本土产品的市场份额。
许多美国工厂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无力承受英国商品的冲击,生产规模不断缩小,减产甚至倒闭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种明显不公平的贸易态势,引发了美国国内工商阶层与种植园主的强烈不满。双方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抗议,贸易纠纷由此不断升级,成为美英关系恶化的关键导火索之一。
然而,贸易纠纷并非是美英矛盾的全部。更令美国民众义愤填膺、怒火中烧的,是英国海军肆意抓捕美国水手这一恶劣行径。
由于英国海军在与欧洲的战争中损耗过大,因此英国人凭借着强大的舰队,在大西洋上肆意横行,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常常以搜查法国间谍与违禁品为借口,频繁地对美国商船进行拦截。
每一次拦截行动,都如同一场噩梦降临在美国商船之上。在检查过程中,英国海军士兵蛮横无理,常常不由分说地强行拉走美国商船上的海员。他们随意污蔑这些无辜的水手是英国逃兵,而后将其强征入英国海军服役。
这些被抓捕的美国水手,被迫离开自己熟悉的商船,踏入英国海军那严苛而残酷的环境。在英国海军的军舰上,他们每日承受着高强度的劳作,居住环境狭小潮湿,饮食条件恶劣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