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第一执政安德鲁甚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着重强调戈兰高地就是此次北征的终点。这一指令,如同紧箍咒一般,瞬间束缚住了拿破仑想要继续进军叙利亚的脚步。
最终,拿破仑不得不暂时收起继续挥师北进的雄心壮志,转而着手巩固在海法、巴勒斯坦、约旦河,以及戈兰高地的占领成果,等待着新的机遇与指令。
目光聚焦于戈兰高地,这片土地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它南北长71公里,中部最宽处约43公里,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其地理位置十分关键,位于叙利亚西南部,恰好处于约旦河谷地东侧。东到鲁卡德河、南到亚尔木克河,一直延伸到赫尔蒙山东坡,其西南临约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或称加利利海)。
这里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最高处海拔2724米。戈兰高地比周边平原高出300米,堪称天然的要塞。
更为重要的是,它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水塔”,来自海法、巴勒斯坦与迦南地区的水源,过半皆源于此地。
所以,掌控了戈兰高地,就如同掌控了中东地区水资源的命脉,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在保证海上优势的同时,拿下戈兰高地与约旦河,便能为巴勒斯坦与迦南地区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拥有一定的战略纵深,进可攻、退可守。
尽管这突如其来的命令,打乱了拿破仑进军小亚细亚半岛,以及伊斯坦布尔的征服计划,但他不得不遵从执行。
从3、4月份开始,法军联合犹太军队再度恢复了戈兰高地,以及约旦河之间的众多城堡要塞。他们清理战场上的残骸,修复破损的城墙,重新部署兵力,完善军事防御。
与此同时,拿破仑以司令官身份,任命贝尔纳多特将军,和他的第一师团留住巴勒斯坦。贝尔纳多特将军接到任命后,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加强训练,确保巴勒斯坦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5月初,拿破仑带着法军回到了阔别半年多的西奈半岛总督府,阿里什。
法国驻开罗总领事兼海外军团特派员的塔里安,也已经从开罗赶到阿里什。刚一见面,塔里安就神色匆匆地告诉拿破仑,奥斯曼帝国已派初特使向法国求和,而第一执政也同意双方暂时停火。
在拿破仑于中东大地纵横捭阖、南征北战之际,遥远的欧洲大陆也正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军事博弈大戏。
遵从安德鲁统帅精心制定并秘密下达的命令,塞律里埃上将统领巴尔干方面军,从侧翼对瓦拉几亚大公国(现今罗马尼亚的部分区域)展开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