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新百年战争”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镇压措施。1794年,皮特宣布暂停人身保护令,这一举措赋予了英国-军警不经审判就拘留囚犯的权力,极大地限制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不久之后,英国立法议会又通过了一项禁止40人以上会议的法律,试图从源头上遏制反对派的集会和抗议活动。

政府的间谍系统也全面启动,对改良主义团体的活动进行严密监视和报告。许多改革者因此受到了迫害,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苏格兰改革家托马斯�9�9缪尔。

他因被指控犯有煽动罪,被判处了长达14年的监禁。那些敢于拿起武器反抗政府的少数人更是遭到了残酷的镇压,被判处死刑、绞刑,甚至遭受分尸的极刑。

然而,政府的镇压并没有平息民众的怒火。

1795年,欧洲大部分地区(包括英国)遭遇了一场严重的饥荒,这场灾难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社会的动荡。在伦敦等地,面包骚乱此起彼伏,愤怒的人群不仅高呼和平,还高喊“打倒皮特”和“打倒英王乔治三世”。

尽管皮特政府和伦敦军警迅速采取行动,实施镇压,不断逮捕与流放异议者,但抗议声依然广泛存在于英国社会。

议会的少数派领袖,福克斯议员和他的同盟者对皮特政府的这些倒行逆施的举措表达了坚决的反对。他们警告说,皮特政府的高压政策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后果,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的全面崩溃。

从1789年到1793年的这4年间,法国大革-命传播的民主、人权等思想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思想如同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英国传统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结构,推动了英国政治思想的转型。

英国的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对革-命的民主化力量感到兴奋,他们看到了法国革-命中蕴含的变革潜力,认为这可能会为英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他们同时也对革-命中的暴力和恐怖表示了关注,担心这种极端的手段会引发社会的混乱和失控。

与此同时,法国大革-命激发了英国的激进主义传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尽管在18世纪未期,激进主义因政府的镇压而一度沉寂,但这种思想的火种并没有熄灭,只是在暗中孕育力量。

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也促使英国保守主义的强化。保守派人士担心革-命思想会像野火一样蔓延,摧毁英国现有的政治与社会秩序。他们强调维护传统、尊重权威,认为只有通过渐进的改革,才能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实现进步。

这种保守主义思潮与激进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最终,英法两国不可避免地再度走上了另一个“新百年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两国之间的军事对抗,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制度的碰撞。

法国大革-命所代表的激进变革与英国的保守传统相互较量,这场斗争不仅决定了两国的命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历史进程。

而在这场漫长的较量中,英国逐渐会认识到,单纯的镇压和抵制无法解决国内的社会矛盾和政治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开始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逐步进行一些渐进式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而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自由、平等与博爱”的理念,也在英国社会中逐渐生根发芽,将给英国未来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

……

不久前,一篇充满宏大叙事的政论文悄然登上了巴黎《共和国报》的版面。这份报纸的身世不凡,严格来讲,它的前身是大革命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法国公报》,经过一系列的改造与变迁,才以《共和国报》的崭新面貌示人,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稳居共和国最重要官方报纸的宝座。

回溯往昔,在安德鲁-弗兰克成为共和国的第一执政官之前,《共和国报》在法国政治新闻刊物领域,那可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然而,安德鲁-弗兰克在政治生涯中,遭遇了一些政敌的猛烈攻击。这些政敌巧妙地借用《共和国报》的平台,对安德鲁进行大肆抨击,让他在政治舆论场上一度陷入被动。这种经历使得安德鲁在成功登上第一执政的高位后,内心的不满与报复心理油然而生。

他决心扶持一份完全听从自己指挥的报纸,以此来掌控舆论话语权。于是,他名下的《费加罗报》应运而生,在安德鲁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崛起,成为了他本人以及整个督政府的官方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