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热月政变之后,相继出台的国家宪法就曾明确规定,巴黎不再设立市长,随即阿谀奉承的官员们,就选用了古老的“巴黎总督”一词,来描述德马雷的新职务。
尽管有部分立法议会的代表公开表示反对该项任命,但第一执政依然坚持己见,所以最终反对无效。
一年之后,德马雷不止一次来骚扰安德鲁,希望第一执政能支持他对巴黎城区的大规模改造方案的支持。
最终,不厌其烦的安德鲁随即交给前警务部长一个任务,将巴士底城堡废墟改造成为巴士底广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黎总督德马雷来到议会下院,当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将巴士底城堡废墟改造成为巴士底广场,让这片荒芜之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他计划在广场的中央树立一根高耸入云的铜柱,用来纪念法兰西共和国的成立,象征着“自由、平等与博爱”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
毫无疑问,想要实现这一愿景,就必须要搬走这些流浪汉,为他们寻找新的栖身之所。
不出意外的,德马雷的这一计划遭遇到了部分民众,以及一些左派议员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些流浪汉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有权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而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他们赶走。
这场争议在巴黎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民众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顺便还将去年发生的“死亡囚车事件”重新搬出来热炒,搞得巴黎总督狼狈不已,导致巴士底广场的改造计划陷入了僵局。
最终,德马雷来找到安德鲁寻求解决之道。
“这个、基本上、很难!”第一执政故作严肃的摇了摇头。
在看到自己忠犬似乎很不开心,随即又说道:“我给你讲个相关的故事吧,没错,这只是故事,一个是我随意编撰的故事。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
波兹坦宫,属于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希大帝(腓特烈二世)在1745年至1747年间为自己建造的夏宫。
然而在王宫的附近却竖着一个大风车,风车转动的声音让国王腓特烈二世觉得心烦。打听下来,那是一个小磨坊。
普鲁士国王就说,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把磨坊搬到别的地方去。小磨坊的主人可能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第一个钉子户,他不想搬,国王给钱也不干。腓特烈二世生气了,下令卫兵把这个风车拆了。
小磨坊的主人不服气,就去法院告了国王一状。
宣称自己的风车早在1736年就已经在那里了。国王的大门造在离他风车很近的地方,挡了风车的风,他看在国王面上就忍了。
现在居然不经过他的同意强行拆掉大风车,直接伤害了他的私有财产。在普鲁士和德意志,私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条法律一直延续至今。
结果,当时柏林的法院判决弗雷德里希大帝赔偿小磨坊的损失。普王不得不把大风车在原地按原样重新造起来,而且给小磨坊付了赔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