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5章 寄以厚望

大明墨客 谁家郎 1121 字 2022-09-04

郑长生苏醒过来的消息传到皇极殿,“不愧是鲁神仙,果然医术超群。传旨,加封鲁青山为大内太医院咨议,赏白银一千两,锦缎五十匹。”

说道这里,老朱挠了一下脑门,回头对大太监王德用道:“鲁青山平时都喜欢什么来着?”

王德用在旁边喜滋滋的道:“皇上,鲁神仙恐怕对银钱不敢兴趣,小的愚见,倒不如赏赐他一些珍贵的药材。”

老朱顿悟状:“对极,那就赏他药材。告诉内药库,挑拣些珍稀的玩意儿给他送去。”

安排完这些,老朱方坐下来喝茶。

郑长生昏迷不醒的事情,可着实没少让他伤脑筋。

这下好了,老天爷终究还是怜惜这孩子的,这可真是老天保佑啊!

这么一个‘旷世奇才’,要是英年早逝的话未免太可惜了。

细数一下,从认识郑长生以来,给大明带来的改变:第一次认识是因为压水井的原因,一个小小的发明,竟然缓解了农田的旱情,把地底下的水都能抽的上来。

最大的改变还不只是灌溉良田,而是大明百姓吃水。

再也不用每年都用生石灰清洗水井了,百姓吃的饮用水不曝露,直接从地底下压出来,干净了很多,也减少了百姓们的疾病。

再就是这孩子建议放宽对商人们的限制,鼓励营商;这一举措短短的数年时间就让大明的口袋鼓了起来。

之前财政捉襟见肘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还有鼓捣农作物,竟然搞出了土豆,一亩地可产七八百乃至上千斤,还有各类的蔬菜,老百姓的口粮得到极大的缓解。

国内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这一切都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雨花书院的开设,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这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朝廷的部门被权贵子弟充斥。

最让老朱感到欣慰的是组建了锦衣卫这一个部门,现在他稳坐皇宫,就能耳目天下。

满朝文武百官,乃至地方各级官吏的情况,他可以说做到心中有数是不成问题的。

锦衣卫三千营的改建,清一色的火器部队,为大明也建下了不世功勋。

侗区之行,高丽之行,开疆拓土,扬威域外,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功劳,哪一个不是郑长生一手搞出来的。

最最让老朱感动的是,当年郑长生替他挡下的那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