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满考成卓异,召入京为御史,巡监河东,又做了许多为民解忧的好事。万历十一年改按淮阳,兼督学政,考校荐劾,绝无私心,持正秉公。万历十四年升任荆州知府,成为张太师的父母官。
出仕还不满十年,他便被擢为四品知府,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但所到之处却没人不服,反而备受爱戴。
这种牛人自然被赵昊提拔为亲传弟子,得号‘长春’。
赵昊现在门下弟子三千,但得赐字号的亲传弟子却只有寥寥不到百人,可见他对陈用宾的看重程度。
“长春啊,千万不要麻痹大意。”赵昊神情严肃的叮嘱道:“虽然是混凝土的大堤,但我们的工艺还达不到万无一失。一定要定期认真巡查,一旦发现裂缝、滑动和混凝土老化等隐患,要立即报告。不能只依靠江南监工的巡查员,要双保险才更保险。”
“是,徒儿牢记师父的教诲——安全大于天。”陈用宾扶着他走下大堤,回到船上。
“好好干,你们春字科二十几个师兄弟,为师最看好的就是你。”赵昊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弟子道:“有时间多了解下云南那边的情况……”
“是,徒儿记住了。”陈用宾忙点头记下,他知道师父这样说,就代表不久的将来,自己要去云南了……
第四十六章 满园黄金甲
万历十五年十月十六日,是张太师下葬的日子。
虽然钦天监奉旨为他选择了风水宝地作为墓穴。但儿子们还是遵照张居正的遗愿,将他葬在张文明的墓地中,好让他到九泉下去弥补未能在老父床前尽孝的遗憾。
下葬仪式自然十分隆重,几十万人云集太晖山痛哭跪送的场景也无比震撼。但这跟那位只手遮天的张太师,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算人真的泉下有知。张居正也未必喜欢这样的哀荣。事实上,除了那具御赐的棺木他没的选之外,张居正只让儿子在棺材里陪葬了两样东西。
一个是他腰间的玉带,另一个则是他心爱的海柳木烟斗,此外别无长物……
待到三声炮响,宣告下葬的吉时已到。
原本闹哄哄的太晖山顿时鸦雀无声。人们注视着张敬修端着一碗温热的雄鸡血,从棺木一路洒到墓井口,当最后一滴血洒落地上,他将碗重重摔碎在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