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黛瓦围合出疏朗的院落,院中雕栏映翠竹,石桌满落英。置身其中,让人仿佛回到故乡一般,身心都会得到极大的放松。
赵公子脱下早穿腻了的警袍,换上身居家的便袍,坐在只剩残红的樱花树下,一边吃着茶,一边听那常凯澈禀报道:
“十天前,收到老爷的来信,潮州的情况十分糟糕,老爷说他可能搞不掂了,请公子赶紧去助拳。”
“哦,我爹不是说这回不用我帮忙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变卦了?”赵公子有些幸灾乐祸道。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总是心情复杂的,既高兴,私心里又大不愿意接受。赵公子亦然。
“再说,有吴先生和徐先生,还有一大帮子帮手跟着他,有什么搞不掂的啊?”赵公子拖着长腔,奇怪问道。
“老爷遇到的问题确实很棘手,单靠智慧怕是解决不了。”常凯澈咽口唾沫道:“他的知府大人被抓走了……”
“噗……”赵昊一口茶水喷了他一身。“你,你说什么?侯知府被抓走了?”
说着从桌上银盒中,拿一方棉帕递给常凯澈,示意他擦擦身上的水。
“不是,侯知府已经高升江西按察副使,任赣州兵备道了。”常凯澈双手帕子,却不肯擦。这是公子喷的茶水,怎么能擦掉呢?要好好保存这最美的图案,作为传家宝。
“接任的叫李祚国,是两广总督殷正茂,原先幕中的一名参议……哦对了,上月初,殷正茂已经因为平定韦银豹的功劳,由广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了。那李参议便也跟着升了潮州知府。”
“高胡子不讲武德啊!”赵公子感觉有些不对劲。
其实他给赵二爷选潮州府,原因之一就是知府侯必登一心为民、官声极好。这是海瑞曾经亲自验证过的,应该不会有假。
而且听岳父说,高拱曾向返京交差的广东巡按杨标,询问粤省的官风。杨标说广东官场风气败坏,官员无不勾结奸商、贪婪渎职,惟‘知府侯必登有守有为,任劳任怨,民赖以安。但不肯屈事上司。所以问之百姓,人人爱戴;问之上司,人人不喜。’
高拱一听,我擦,同道中人啊。因此去年六月便请旨表彰廉洁有能的好知府侯必登,并诏加从三品服色俸级,仍旧管潮州府事。
今年外察,侯必登奉旨入京,吏部又以‘卓异’推荐。正月,赐蟒衣一袭、钞百锭并宴于礼部。
这时候瞎子也能看出来,侯必登要高升了。这下在京城任职的潮州籍官员,全都坐不住了……以广东官场的污浊,他们潮州府能得个侯知府,已属邀天之幸。继任者九成九是祸害!
他们唯恐侯必登调往他处,屡屡向高拱进言,曰:“潮州不可一日无侯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