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页

“好像听说他是受了处分,才下来当知县的。”海瑞不动声色道。

“都怪华亭姓徐的狗贼!”茶摊老板还没答话,几个老迈的茶客先高声嚷嚷起来。“要不是奸相陷害,我们大老爷能落到这般田地?”

“不过也幸亏如此,我们昆山才等来了大救星。”骂完之后,几位老人家又忍不住笑道:“说起来,好像还得谢谢姓徐的狗贼呢。”

“老朽也听说赵知县抗洪筑堤的事迹了,确实可歌可泣。”海瑞笑问道:“不过这跟老百姓告状有什么关系?百姓告的又不是他。”

“你当我们老父母只会修堤啊?”茶铺老板笑答道:“县里虽然从来不开堂,但每月初二、十六两次放告,老百姓递上去的状子,很快就能判下来。”

“肯定是我们大老爷,晚上加班加点判的案。”昆山百姓爱赵守正,自然把所有功劳都算作他的。

“要是不满意,还可以直接去找大老爷。他整天在工地上转悠,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冤屈不平,随时都能当面跟他说。老父母把乡绅叫过来,帮着调解调解,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三十三章 昆山大基建

茶客们插嘴道:“而且之前听说海公要巡视苏州,我们这儿的乡绅合计了一下,也把这些占年的田都退了。”

“哦?”海瑞奇怪问道:“还有主动退田的乡绅?这可真新鲜。”

“我们昆山的新鲜事儿多了去了,这才哪到哪?”茶客们笑道:“总之我们大老爷来了后,老百姓的活路多了,谁还愿意给地主家风里雨里干一年,到头来连饭都吃不上?”

“地主家觉得种田没意思了呗……”茶老板给海瑞续杯道:“我们同族的大户都商量着,要把家里的田,长租给昆开司,好腾出精力来专心做生意呢。”

“哦?”海瑞越听越新鲜,又让彭千户掏出十几文铜钱,请茶客们吃茶点。而后问道:“苏州近来不是不景气吗?前段时间还因为织工失业闹过事儿呢。怎么昆山反而活路多了?”

海公虽然是神人,但依然对大基建的魔力毫无概念。

“不是说了吗?因为我们大老爷啊!”茶客们虽然也不懂什么大基建,却能清楚感受到这半年来的变化。

“自从开始修大堤,我们县里的活儿,就多的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