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弟子学起医来,也更容易出师了。
这对医学来说是质的飞跃啊!
这一认知让万密斋、李时珍和李沦溟激动不已,要不是年龄和身份不允许,三位老者非得大喊几声,发泄一下心中的激动。
赵昊便趁热打铁,提议成立专门的医学院,来研究如何使科技与医学相融合,把中华医学推向一片新天地。
“到那时,三位的大名,一定会和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并列的!”赵公子奋力蛊惑三人道:
“因为你们为我华夏医学开辟了全新的天地,造福我世世代代华夏百姓啊!”
三位加起来一百八十岁的杏林圣手,竟硬生生被赵昊忽悠的满脸通红,异口同声答应下来。
“好!就建个医学院,干一些医圣都没干过的事儿!”
……
等李时珍和万密斋商量着开出药方,让弟子去抓药熬药后,四人就迫不及待在潘季驯的病床前,商量起这医学院该如何筹备来了。
“医学院我不太懂,就胡乱说说,你们姑妄听之。”什么都略懂一点的赵公子,便先抛砖引玉道:
“我觉得医学院和医院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又有明确的功能区别。前者是研究如何治病,培养医护人员的地方,而后者是前者的用武之地,也是前者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
“唔。”万密斋习惯性想拢须,却发现自己还带着口罩。“确实在医院之外,还需要这样一个医学院。”
“医学院中,大致可以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部分。”赵昊又如数家珍道:
“基础医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医学。大体包括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法医学几个方向吧。”
“你这是胡乱说说吗?”李时珍翻翻白眼道:“我看你是蓄谋已久。”
“别的还好说,法医学又是什么呢?”李沦溟不懂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