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页

霍尔斯,最近几个月,柏林政府从我们这里购买了多少粮食?”

海路断绝后,和普鲁士王国接壤就剩下了奥地利、丹麦、德意志联邦三国可以贸易。

毫无疑问,柏林政府要进口粮食肯定要找奥地利,另外两家可没有那么多粮食出售给他们。

农业大臣霍尔斯:“圣诞节过后,我们已经陆续向普鲁士王国出口了768万吨农产品,包括20万吨面粉、30万吨土豆、12万吨玉米、2万吨大豆、3万吨肉制品……”

土豆出口数量超过面粉,弗朗茨知道这是普鲁士经济崩溃的前兆。只有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才会大规模采购更廉价的土豆。

弗朗茨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还有人囤积居奇,威廉一世对国家的掌控力真不怎么样,他们这次输得不冤。

外交部介入调停吧,普鲁士王国快要撑不下去了,俄国人也吃得差不多了,相信他们不会拒绝我们这次调停的。

争取把这次国际会议放在维也纳,现在需要让大家看到,我们为了维护德意志地区领土完整做出的努力。”

结果什么的都不重要,只要让大家看到维也纳政府做出的努力就够了。

战争是一项高风险活动,作为战败的一方,柏林政府这次肯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是弗朗茨乐意看到的,没有危机意识,怎么能够让德意志地区的众多邦国认识到奥地利的重要性呢?

牛逼哄哄的普鲁士王国,正好充当反面教材,唤醒德意志人的危机意识,让大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这就注定了维也纳政府不会替普鲁士王国善后,自己欠下的债自己还,一份苛刻的停战条约是少不了的。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不确定的问:“陛下,这么早就抛开英国人,不太好吧?”

伦敦政府一直在喊调停,前前后后折腾了几个月,都没有一个结果。

要是这个时候,维也纳政府出手就达到了目的,那就非常打脸了。

这不仅是面子问题,还涉及到了国际影响力。可以想象,维也纳和会过后,英国人在欧洲的声望会跌到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