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页

……

普军在战场上全面处于下风,柏林政府彻底慌了,即便是毛奇再三保证,也不能打消大家的疑虑。

全民动员是必须的,只要能够抗得动枪,就必须要上战场。

军官不足没有关系,主力部队的军官不能动,那就从地方部队中抽到。

实在是不行,就找人先顶着,等有合适的再换。要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的,那自然不用换了。

敌人都快要打到柏林了,谁还顾得上质量啊!先把数量搞起来,起码能够增加大家的安全感。

柏林在武装动员的同时,也不忘展开外交攻势。

拉拢奥斯曼、中亚各国、德意志联邦这些小角色已经没用了,他们已经丧失了影响战争胜负的能力。

到了现在这一步,普波联邦需要的列强支持。欧洲大陆不同于其它地区,战场上拿到了东西,谈判桌上同样有可能被吐出去。

柏林政府不奢望,让俄国人无功而返,但是获得列强支持,尽可能的保全实力,还是要做的。

维也纳宫,弗朗茨刚刚打发了柏林政府派来的特使。

坦率的说,他心里非常的纳闷,战争都还没有分出胜负,柏林政府何必要这么着急呢?

俄国人看似在战场上高歌猛进,可战争还没到结束的时候。普波联邦国内好歹还有六七十万新兵,这些部队战斗力再弱,守城总能够凑合吧?

面对弗朗茨的疑惑,参谋长阿尔布雷希特解释道:“陛下,战斗进行到现在,普波联邦的军队伤亡人数早就突破百万大关,光阵亡人数就超过三十万。

如果说普通的士兵损失,还可以立即补充,但基层军官的损失就难以弥补了。

根据我们收集到资料分析,普军贵族阵亡率远远高于普通士兵的135,已经逼近了20。

普军的军官数量不足,不光是这次战争,还有上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