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待孩子有耐心,待底下妃嫔嘴巴上却向来不留余地,她眼睛又毒辣,回回说话都能戳你心窝子里去,这样直接了当的给你没脸,敏妃没少领教。
偏她又是正经主子,人人都得小意儿伺候,在她面前,倒比在皇上跟前儿还得多拿两分心思。
她被她堵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吸了口气还是要挂着两分笑认错:正是娘娘说得,我心急了,累您专程跑这一趟。
宫中这些年,皇后的脾性大家也都摸得清楚,她说你有什么错,甭管你有没有,就老老实实认着,认了就结,若不认,就等着脱层皮吧。
敏妃是识时务的人,心里多恼火也不会和她应犟,果然一认错,皇后就点了点头,行了,你知道就行,甭再为难燕燕。这李氏,我瞧依燕燕脾气,她也低不下头去认错。索性昨儿皇上同我提了提,今科的考卷已呈了上来,眼瞧着就能殿试放榜,给这姑娘指了人家叫她出宫备嫁,原就是个由头,燕燕不想去,也就不必去了。她屋里人也要整顿,就随我到坤宁宫住些时日,等你历练清楚了,那李氏也出了宫再叫她回来。
这敏妃心里不愿,却不敢反驳于她,迟疑间皇后就是一挑眉,怎么?
威逼利诱,皇后笼络人心的手段绝对有一套,她舒了口气,只福身道:如此劳烦娘娘了。
要去坤宁宫,三公主听了是一百个乐意,皇后那里规矩松泛,吃食|精细,再加上几个大两岁的哥哥姐姐日日晨昏定省,宫里也热闹,爱人多热闹的小孩子,自然喜欢。
敏妃面上带笑,心里却五味杂陈的送她跟皇后出去,不料皇后揽着她才上轿撵,就见一个小太监飞也似的跑过来,啪啪一甩马蹄袖,跪地道:娘娘大喜,才明妃娘娘诊出喜脉,太医说,已有两个月的身子。
明妃有喜?皇后面上恰到好处的泛了丝喜色,可是祖宗保佑了!可给皇上、太后、太皇太后报喜去了?
回娘娘,奴才是去坤宁宫折回来的,慈宁宫和寿安宫已收了喜信儿,皇上在和大臣们议事,消息还没递上去。
总是这些年作养没白费。皇后感叹了一句,吩咐摆驾翊坤宫,走吧,我去瞧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