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荁暗翻白眼,但已是骑虎难下,只好甜甜一笑,美目盼兮道:“那好,请新郎官听好了。”便轻易朱唇唱起来:
“高空轻(青)云飞,林野风景天。萱草满地锦,黄昏横塘(莨蓉,即断肠草)前。
牡丹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该人厚朴,少年健。一见喜,于车前从容(苁蓉)交谈,海誓山盟愿过万年。托金针花牵线,由白头翁说媒,经苦参商人把婚事商谈。
路路通顺,无一人(薏仁)阻拦。八月中,择(泽)兰开之日成婚结凤鸾。”
她唱的正是陈恪所创的自度曲,清丽婉约,造诣非浅。听起来,是将新郎新娘相识相知,于今日成婚的事情唱了一遍,似乎平平无奇,然而在场的都是什么人?立刻听出此中的道道——每一句中,都嵌了一味或两味药材!
王荁唯恐陈恪对不上来,赶紧提示道:“这里面,一共有二十五味生药。”
所以陈恪不仅要唱出下片,亦要将二十五味生药嵌进去,还得应景才行。众人这个汗啊,这也太、太、太难了吧?谁能马上对出,那真成神仙了……
这小娘子跟新郎官得多大仇啊。
陈恪果然一脸沉思的踱起步来,场中鸦雀无声,唯恐打扰他的思路。苏轼想了想,觉着自己一时也对不出来,他知道妹夫这方面,还不如自己,便打圆场道:“这么大一篇文章,非得坐下来好好推敲,这道留着来日对。还是说下一题吧。”
见苏轼都这样说了,众人知道,此非人力可为。王荁也赶紧找个台阶下道:“那好,直接说第三个。”
“不必。”谁知陈恪却抬起头开,朝她呲牙一笑,露出八颗牙齿道:“在下唱歌可不如小娘子中听。”
“就算念出来。”王荁笑道:“小妹也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倒不必。”陈恪笑一下,便清声唱道:
“菊花满庭开,彻夜光灿灿。云母为之梳妆,熟弟(地)为之打扮。铅华(即黄丹,指脂粉)增艳,玉(郁)金、玳瑁不平凡。
设芙蓉帐,结并蒂莲。一夕合欢,成大腹皮矣待分娩。生大力子,有志远。转战于北庭(柏亭),骑射(麝)于陵泽(即甘遂),持大戟与敌周旋。
平木贼于重台(即重楼),诛草豆寇(蔻)于杜蘅山,破刘寄奴兵马百万。有人言(砒霜):乃‘神力汉’!当归时回乡(茴香),封大将军之职人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