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微臣未及细想。”曾公亮诚实道:“不过臣闻武学院现仅有百名武生,似可并入太学……”
“不可!”赵祯摇头道:“武学并入太学,难免遭其歧视倾轧,有悖寡人欲振奋军事之本意。”说着沉声道:“西府当将武学院迁回汴京,厚其资费,选贤任能,助其振作,而非想着将其打发掉。”
“遵旨。”曾公亮点头应道。
又有御史中丞韩绛出班奏道:“臣闻昨日,宫中杖杀三十六人,不知是否确有其事?”
赵祯眉头微凝,看看胡总管。胡言兑便道:“有犯渎职、盗窃之罪者,遭受杖刑,其中数人不慎被打死了……”
“臣请调查,是否存在暴虐滥刑。”韩绛沉声道:“三十六条人命,不查清楚无法向天下人交代。”
“此事概以了结,不必再查。”赵祯却冷淡道:“寡人乏了,退朝吧……”
第三二八章 七夕(中)
官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病不起,甚至没有一蹶不振,这让百官不得不收起小心思,继续当好和尚撞好钟……这也是他们最习惯和最擅长的。
七月初七,宫中传出旨意,以不谨等罪名,出后宫刘氏等十阁,发往南京白云观居住。并放宫人二百三十六人出宫,任其婚配……
此诏一下,终于证实了人们这段时间的猜测,但大家的关注点,并非在皇帝被戴绿帽这件事上,而在传说中即将诞生的皇子,就这样无影无踪了。
尽管宫中的周妃和董妃仍然怀有身孕,但所有人都已了然,官家是不可能再生出皇子了……
还是七月初七,赵宗实扶柩自大名府而归,因为赵宗辅已被追封为郡王,按照郡王的丧仪,自宰辅以下,百官皆要出城相迎。
这天上午,汴梁城北十里长亭,已是轿马塞道高官云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数百名中高级官员,并满城的王公勋贵,都赶来迎接淮阴郡王的灵柩。皇帝皇后也遣人致祭敬奉哀仪。赵宗辅活着的时候没露过脸,死了后倒可谓哀荣备至。
但许多人脸上并无哀容,反而表情有些怪异……尽管大名府严密封锁赵宗辅的死因,但他死在妓院里这一条,是无论如何也瞒不过去。这消息从前日在京城散播,如今已是尽人皆知,大宋朝的士大夫,可还没到为了阿谀奉承连节操都不要的地步。好些人都觉着,给一个战死妓院的淫棍封王,简直是对大宋朝的侮辱。
只是一来木已成舟、二来死者为大,三来赵宗实几乎笃定了太子之位,大家没来由当这个恶人,于是都冷眼旁观。看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一个戚容满面,泪雨涟涟,演一出活生生的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