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好吧……”陈恪想一想,便提笔写下一行,然后递还给萧观音。
“这首词怎么只有上阙。”
“暂时只想到一半,下半部劳请娘娘补上吧。”陈恪笑着抱拳,正色道:“下官有一言相告,不知娘娘肯听否。”
“讲。”萧观音点点头。
“诗词之作,适于怡情,不应言心。言心则容易为奸人所趁。”陈恪沉声道:“我观娘娘面相,十余年后,很可能因此引出弥天祸端,但愿娘娘能引以为戒,切记切记。”
陈恪是在泄露天机,萧观音却以为,他是在担心,自己写出什么诗句,被人看破了奸情。心里颇为不快,暗道这人小心的过分了。她毕竟是个十九岁的文艺青年,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便淡淡点头道:“本宫晓得了。”
“今日一别,后会无期,惟愿娘娘圣寿无疆、永保安康。”陈恪大礼参拜道。
见他越说越生分,萧观音的脸也冷下来,点点头道:“贵使一路走好。”说着一招手,她的侍女托着托盘上来,上面摆放三只酒杯。
陈恪端起一杯,以袖遮面饮下,哪知酒一入口,便有淡淡脂粉香味。他微不可察的皱皱眉,在喝第二杯时,便借着袖子的掩护,看了看杯中,登时惊掉了下巴。
只见那杯沿内壁,竟印着淡红色的唇印……
第三一五章 返京(下)
离开辽朝捺钵,宋朝使团踏上了回国之路,与他们同行的,还有辽国使节萧峰、李偐,他们肩负着到大宋朝堂讨价还价的重任。
路上,赵宗绩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找了个没人的时候,偷偷问陈恪道:“那萧后,是不是和你有一腿?”
“噗……”陈恪正在喝水,一口喷出了七尺远:“瞎说什么?”
“真没有?”赵宗绩道:“别人没看清,我可看见了,那酒盅上有唇印。总不至于是那侍女印上的吧?”
“是么?”陈恪若无其事道:“你眼神够好的,我都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