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宋纁怎么想,反正张尚书是很开心的。有了钱,自己这个家才好当,哪怕这个钱落不到自己口袋里,只要能让皇帝不向国帑伸手,日子就会很好过。
于是一改政府衙门拖沓的作风,张学颜亲自督阵,半天时间就把所有手续办妥。第二天,就让杨俊民拿去日升隆签章。
日升隆那边也怕迟则生变,痛痛快快签字画押。杨侍郎再赶紧回部,请张学颜一起去宫里面圣。
两人有说有笑经过宋纁的值房时,还不忘了问他是否同去。宋纁皮笑肉不笑道:“就不去了,我今儿不太舒服……”
“那就好好休息。”两人也没真心实意的邀他,便乘轿出衙,往皇宫去了。
※※※
东暖阁中。
太监稳稳用玺,然后将完成所有手续的合约奉到皇帝面前。
万历仔细看过,确认无误后,才笑笑道:“好极了。二位有大功劳啊。”
两人连忙谦虚起来,还没谦虚几句,就被万历打断道:“还有件事,朕也是刚知道,汇联号的金库……跟账面不太符。”
第九一四章 日升隆(上)
听了万历的话,杨俊民先是一惊,旋即又镇定下来,这种性命攸关的事情,日升隆岂能不慎之又慎?对汇联号在全国各地的金库,日升隆是逐家逐家查过帐的。确定账实相符后,再与东厂分别贴上封条的,怎么可能冒出什么问题呢?
但万历接下来的话,让他体味到什么叫无耻之尤:“是这样的,看守金库的士兵,竟然监守自盗,偷空了上海的金库,等到发现时已经晚了。当然了,朕已经严令追查了,希望很快给你们个交代。”
这纯是睁着眼说瞎话,几千万两的银子,就算用车往外拉,都得上千车,日升隆的人就在门口守着,怎么可能看不到呢?
杨俊民登时血往上涌,拢在袖中的双拳攥得紧紧的,但他不愧是杨博的儿子,虽然才四十多岁,却已经深谙忍退之道。很快便压住怒气,想明白了此中的缘由……
起初对汇联号的查抄,是没有日升隆什么事儿的,当他们收到接手汇联号的邀约后,才派审计人员介入。但日升隆与东厂的态度,必定截然相反,他们希望吞下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汇联号,包括人员和资金都要最大限度的保存。这样才能壮大自身,而不会被连累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