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页

“可你敢说,自己是站在天下人的立场上思考,而不是为了某些人代言?”此刻的张居正,就像宝剑出鞘,寒光逼人,吓裂宵小的狗胆。

沈默却还是古井不波的望着他,淡淡道:“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鬼神捉弄,让我来到了五百年前的故园,就算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理解,为了那点微茫的希望,我也愿意把血肉之躯,献祭个苦难多灾的母亲……

张居正不会理解这首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信念和悲哀,但他能听出来,这是沈默在明志了,便沉声道:“那请诚实告诉我,既然没有行钞的必要,那你为何要让汇联号,在东南发行银票呢?”

“那并不是纸钞,而是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银的银行券。”沈默不意外他知道此等秘密,自然早猜到他会有此一问。

“只是换个说法吧?”张居正丹凤眼一眯,寒光一闪道。

“差别太大了。”沈默仍然不急不躁道:“从发行上看,汇联号要开出一定数额的银行券,必然要先收到一笔相同额度的金银,这笔金银保存在汇联号的金库里,人们可以随时兑换出来。而一旦票号支付金银,会立刻销毁等量的银行券,以保持流通银行券的数量,和库存金银的数额相等。”说到这,他把话头扯到日昇隆身上道:“所以,哪怕日昇隆发生挤兑,汇联号也不担心,大不了就把所有的银行券收回,把金银还给大家就是了。”

“这又是银行券和纸币的不同,纸币要求全国都承认,但银行券只由发出的票号承兑。汇联号的银票日昇隆不认,反之亦然。”沈默微笑看着张居正,你有天才的远见卓识,我有多你五百年的见识,咱们看谁能说过谁吧。

第七七六章 十月围城(上)

张居正思维敏捷,虽然在他不太了解的领域,但依然没有乱了思路,冷笑一声道:“原样进原样出,汇联号是做慈善堂的吗?”

“怎么可能呢?哪有不逐利的商家?”沈默笑起来道:“还是说说,我为何会让汇联号推行银票汇兑业务吧。这是因为我在东南经略任上时,所需军粮物资,时常要在各省分别采购,用车船拉着现银到处走,极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就萌生了用银票支付的想法。就这个问题,我也询问过不少商户,他们普遍反映,能有一种方便结算的方法就好了,哪怕是交点钱呢。我便以东南总督的名义,照会汇联号的老板,希望他能做这个保管和支付的生意,当然作为报酬,每次提取现银时,汇联号都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我听说,日昇隆为了挽留客户,已经把这个费用取消。”张居正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马上指出道:“甚至对一些大储户,还付给利息。我想,汇联号的手续费,也收不长了吧?”

沈默的笑容有些僵硬,张居正这话,戳到了他的痛处。日昇隆的不讲规矩,把一个银行业的秘密,暴露于天下,轻叹一声,他点头道:“其实在几百年前,经营银号和当铺的商人便意识到,当客户积累到很大数目,但同样每天都会有人来提现,同样每天也都会有人来存钱,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库中总是有大量的金银闲置。后来,他们得出结论,只需要保留其中一部分作为支付准备,其余部分可以用来放款,以取得利息。”顿一顿道:“显然,日昇隆准备走这条老路。”

“汇联号会不会跟进呢?”张居正紧紧地盯着沈默。

“商业竞争,如逆水行舟,肯定要跟的。”沈默淡淡道:“而且说实话,有偿存款是必然,是趋势,也是历史的转折点。即使日昇隆不搞,早晚汇联号也要推行的。”

听他拔得这么高,张居正难以置信道:“好像这是第一次,听你如此热烈的赞扬一样事。”

“不错。”沈默点头道:“推行银票通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商业,促进生产。生产发展、商业繁荣了,投资致富的机会才会多,就算是没有那个胆量能力,去直接投资,还可以把钱存在银号,让银号去投资,自己安稳的吃利息,稳赚不赔,也比光靠天吃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