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的心脏都快停止跳动了,他隐约能猜到海瑞的矛头所向了,虽然自己对那个人从无敬畏,甚至也是一肚子的怨恨,但从没敢对人表露过丝毫。他相信,不光是自己,天下有识之士,没有不怨恨那个人的,可谁也不敢说出来,反而还得搜肠刮肚的称颂他、讨好他,一丝一毫也不敢有所非议。
但现在,海瑞却毫不客气的指出了天下的症结所在,道:“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头是块萝卜、下边就是屁,正因为有一个不务正业、不问民间疾苦、一味只知修玄享乐、宠信奸佞的皇帝,才大明朝奸臣当道,上行下效,无人以搜刮民膏为耻,无不以不务正业为荣。一群道士、佞臣……弄得朝堂上乌烟瘴气,虎狼满地。中央枢重之地尚且如此,地方上自然更加不堪!”说着目光炯炯的望向沈默道:“这道理我相信大人肯定懂,满朝公卿也肯定懂!”
沈默被看得心慌意乱,这状态几乎从没出现过,他只感觉自己的心跳过速、额头上渗出汗珠,喉头如火烧一般,一句话也说不出。
“大人不否认,就是承认了。”海瑞咄咄逼人道:“为什么满朝公卿不进忠言,不让皇上幡然悔悟!”
沈默这才回过神来,一摸额头的冷汗,苦笑道:“谁敢说呀?还要命吗?”说着叹一声道:“当今圣上刚愎果断,说一不二,这二年来更是喜怒难测,谁敢稍有忤逆,轻则廷杖六十,重责充军流放,今年一年就有十几位官员蒙难,也别怨大家都不敢言语了。”
海瑞却不服道:“我尝听百姓民谣唱道:‘嘉靖嘉靖,家家户户,干干净净’。老百姓这样怨声载道,我们为官的岂能独善其身?”说着重重一叹道:“难道为保身家性命,就全不问民间疾苦,任君父一错再错?这岂是为臣子、为父母官者该有的作为?”
一番话说得沈默面红耳赤,多少年了,一直都是他教训别人,但今天却让海瑞给削了,且还没有一点脾气。他这才知道,一个人说话的底气,不止来自其官位出身,更来自他的思想和道德。至少在海瑞面前,自己是完败的……
第七五三章 玉芝坛(下)
沈默被海瑞好一通教训,但‘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头’,好戏还在后头呢。海刚峰不是个话多之人,今日跟沈默掰扯这么些,一来是一吐胸中块垒,但更是有目的的。他见沈默脸红耳赤,却仍然往火里添柴道:“我们大明的臣子都在干什么呢……我听说皇上要设醮祭天,降旨群臣撰写青词贺表,果有此事乎?”
“确有此事。”沈默点点头道。
“二位大学士都写了吧?”海瑞语带讥讽道:“部院九卿们也写了吧?翰林词臣们自不消说,更是在搜肠刮肚、费煞推敲吧?”
“也许吧。”沈默干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应付交差罢了。”
“也只有大人这样想吧。”海瑞冷意笑一声道:“朝堂官员九成九,可都把这青词看得比道德文章还重。那种给鬼神看的玩意儿有何用处?无非就是堆砌辞藻、昏言昏语罢了,只是因为皇帝喜欢,写得好便会得到皇帝的赏识,会骤然富贵,甚至入阁为相!”说着狠狠啐一口道:“‘青词宰相’一词,可是世上无两的,这一我嘉靖朝的独创,叫下官好恨呀!”
“只是寻求晋位的途径罢了。”沈默笑笑道:“心里未必把那青词当回事儿。”他觉着有必要给这位‘愤怒的老青年’降降温,否则一定惹出大麻烦来。
“那就更可恨了!”海瑞却更加生气道:“明知道这样不对,却不思劝谏,一味的只知迎合,怪不得人家把大明朝的公卿,比作一味药材呢!”
“什么药?”沈默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