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页

“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沈默斩钉截铁道:“它可以补充我们东方哲学的缺陷,而且本身的噱头也好。”

“好在哪?”众人好奇问道。

“稍一修饰,便可以将其包装为格物穷理的工具书。”沈默笑道:“我要是说,这本书讲述了格物致知的基本原则,你说会不会引起轰动呢?”

“当然了,都格了一辈子物了,还没点头绪,当然希望有指路明灯了。”陈鹤常年参加各种文人聚会,知道大家的兴奋点在那里:“不过,逻辑学,这个名字不太像理学方面的书。”

“那就改。”沈默想想道:“叫《名理探》如何?”

“名理探?”几个靠他进的同时出声道。

“对!”沈默点头道:“宣传词我都想好了——世人皆欲得圣贤之道,然多侈谈虚无,诧为神奇,是致知不必格物,希顿悟为宗旨,而流于荒唐幽谬,其去真实之大道,不亦远乎?今有西哲亚里氏《名理探》若干卷,可使世人明此真实之理,而于明悟为用,推论为梯。读之其旨似奥,而味之其理皆真,诚为格物穷理之大原本哉!”

第七三六章 润物无声(上)

为何沈默如此重视逻辑学?

因为任何科学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总是在已知的基础上,获得未知的知识。如何从已知正确的揭示未知,就是逻辑学的研究范畴。

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诞生,一方面导源于古希腊发达的辩论术,一方面直接来自于当时最盛行的几何学,他关于科学证明的论述正是从几何学的证明中抽象出来的,也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演绎体系,先天便带着数学的严密性和可靠性。

利用逻辑体系,可以把任何一门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看作一个命题系列——由一系列无可争议的真的陈述语句组成。而它们又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不证自明的基本命题,即公理,比如‘过相异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第二部分是一些根据公理运用逻辑规则推导出的命题,即定理,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两直角和’。需要用根据公理,运用逻辑规则推导出的命题。

所以逻辑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从公理,科学推导出定理的学科,亚里士多德显然业已认识到。这个脱胎于几何学的新学科,是一个崭新而严谨的新领域,此后便致力于完善和建立完整的逻辑学体系,对概念和范畴、判断和命题、证明和谬误等等,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并将著述命名为《工具论》,意思是论证学问的工具。

他将对学问的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的归纳’和‘从普遍到个别的演绎’两个过程。他肯定前者,认为归纳法是有说服力的,也便于学习和使用。但是更着重研究和总结的是演绎推理,并总结了推理的三段论法,简单说便是‘如果甲是乙,且乙是丙,那么甲也是丙。’

这个看似简单的推导过程,其卓越意义在于,将人的思维推理过程总结成这样一些抽象符号,更便于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研究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且他系统地对论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谬误,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归纳出十三种发生谬误的情况,这对于教给人们进行严谨的思维推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

因为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来的结论,是客观且经得起考验的……它既具有经验基础,同时又独立于经验——是依赖于公理、推理规则和定理的客观真理。而且这种真理的本质也是普遍必然的,它揭示的是事物的普遍本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