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一考虑,他说得也在理,确实需要一位稳重务实开明的文人把把关,这样可以避免许多问题。想来想去,他想到了陈鹤,作为绍兴老乡,又是他师父的好友,沈默知道陈鹤是官宦子弟,年轻时袭祖荫得官,但因为非正途出身,备受上司和同僚的冷落,终日郁郁,结果大病一场,最后想开了,便弃官著山人服,从此不务正业,专门以研究别人不懂的东西为乐,而且好像懂几国外语……虽然都是邻邦的,但能有这个爱好就很难得了。
于是他写信诚邀陈鹤来杭州一叙,亲自向他介绍了苏州通译局的工作和意义。陈鹤颇为意动,但老成持重,要先来苏州看看,然后再做决定。两人约好,只要沈默来视察的时候他还在,便是接受了这个通译局总编辑的任命。
※※※
所以看到陈鹤仍在,沈默很是高兴。陈鹤也笑眯眯道:“保姆抵押?”
沈默不禁失笑道:“还整上佛朗机语了,这个我可不会。”
陈鹤笑道:“在下也是刚开始学,我准备在两年之内,把这几门西语都掌握了。”
“那太好了。”沈默见他兴致盎然,放下心来,又看向那几个西人道:“请允许本官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大明礼部侍郎,东南经略沈默,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诸位。”
几人西方人都是随着他的船队回来的,看上去气度修养都很不错,闻言朝深深施礼致意,然后自我介绍起来,他们一个是西班牙人,取了个中国名字叫林斯哲,毕业于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主修数学、哲学;一个是法国人,中文名叫艾华夏,毕业于巴黎大学,主修逻辑学、修辞学;两个英国人,一个叫马慕东的,毕业于牛津大学、主修艺术和天文;另一个叫文光明,毕业于剑桥大学,主修政治学。
沈默一阵感慨,想不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学,在明朝时就已经存在了,看来不抓紧确实不行了。便亲切的询问他们,来大明习不习惯,生活上有没有什么要求之类的。他本来打算以对待外国专家的态度,来奉承这几位高材生。谁知几人的反馈让他暗暗擦汗。
从被招募到现在,几个西方学者,最短已经学了一年的中文,至少语言交流上不成问题。他们争先恐后的向沈默表达着自己的心情:
“鄙人从小就看《马可波罗游记》,对天国般的东方一直持着憧憬和怀疑……我不敢确定,能否有一个国家,富饶和文明如他所描述一般。”艾华夏道:“于是听到有东方的使者招募学者来大明工作时,鄙人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就想来亲眼看看这个国家。”
“那结果如何呢?”沈默笑问道。
“如我所见,贵国土地肥沃辽阔、人民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中陈设华丽,东西也十分廉价。”艾华夏道:“随便就能买到皇室才能享用的细腻白糖;许多人喜欢养蜂,所以蜂蜜和蜡都十分便宜:产量大到你可以装船,甚至船队……”
“还产大量的丝、质量优等、色彩完美,大大超过格拉纳达地丝,每一尺在英国都价比黄金。”马慕东接着道:“还有市面上的绒、绸、缎及别的织品,价钱那样贱……即使在我们那里最富有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也不可能买到如此质优价廉的东西。”
“绝无可能。”西班牙人林思哲指着自己身上的绸子长袍道:“这种面料,只有大贵族们才敢问津,但在这里,我用十天的薪水,便做了三身。”
“你可真烧包……”文光明取笑他道。
“要替换的。”林思哲很认真道:“更值得敬佩的是,这里不是按照尺码出售丝绸布帛,而是按照重量,因此不会有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