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其变吧。”徐阶道:“让那金邛一番信口雌黄。现在多少双眼睛盯着我,想从老夫身上,找出专权谋私的证据?老夫要休养一段时间,你就不要操心了。把赈灾的差事办好,这对你来说,是个极好的磨炼,专心点,别被人拉下太远。”
张居正知道徐阶说的是沈默,轻轻点头道:“学生知道,自己缺乏实际政务的能力,会认真学习,办好差事的。”
“很好,很好……”徐阶缓缓颔首道。
※※※
这时候,门子通禀,吏部尚书郭朴求见,徐阶让张居正去书房待着,便命人把郭朴请进来了。郭朴的性子雷厉风行,稍稍问候几句后,便直入主题道:“吏部拟出了对南京兵变责任官员的处罚,请元辅定夺。”
徐阶不想看,道:“老夫心力交瘁,怕权衡失度,老弟让养斋公过目便可。”养斋是严讷的号。因为以阁老称呼,总感觉怪怪的,所以徐阶都用字号称呼他。
郭朴道:“次辅大人说,这事儿必须得您拿主意。”
徐阶暗叹一声,都说严讷厚道,其实他当官都当油了,知道事情涉及首辅的门下,便坚决不掺和……却忘了关键时刻不给领导背黑锅,那领导要你何用?
收起心中的不满,他只好戴上老花镜,拿过郭朴递上来的文件。慢慢查看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处理结果与他给出的意见并无二致,但徐阶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绝不能照原来那么办了,便平平淡淡道:“这个,再斟酌一下吧。”
“请元辅明示。”郭朴很好的隐藏了他的攻击性。
“部下叛乱,负全权之责的官员该怎么处置?”徐阶仿佛唠家常似的问道。
“撤职。”郭朴答道:“并移交大理寺查办。”
“那对引起兵乱,负全权之责的官员呢?”徐阶又问道。
“撤职。”郭朴又答道:“移交大理寺查办。”见徐阶不再问话,他出声劝说道:“元辅,张鏊和马坤毕竟是功勋卓著的老臣了,应当酌情轻处。”
“非常时期行非常事。”徐阶便闭上眼睛,缓缓道:“南京兵乱,震惊朝野,虽然即使制止,却反映出各地、各级文武的松懈,不重罚此案官员,不足以警醒各省,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的。”
见徐阁老心意已决,郭朴暗暗心惊,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一感觉形势不好,马上便壮士断腕,不给对手任何机会……原本按照他和高拱商量的,如果徐阶包庇门下,他们便组织言官弹劾张鏊、马坤等人,向百官印证徐阶徇私擅权的劣行,只要徐阶不想跟言官发生正面冲突,就只能‘挥泪斩马谡’,要是发生冲突,就惹到了大明的喉舌,甭管原先多好的名声,都会败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