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页

“不行,想吃自己削皮去。”沈默摆手道:“这是做柿饼的。”点一点数目,觉着差不多了,他便对三尺道:“端出去搁到暖笼中,让厨房微火保温,每隔一个时辰通风排湿一次,每次一刻钟,两天后叫我。”

三尺便将那案板用纱罩罩着,端了出去。

“小气鬼……”看着一个都捞不到,徐渭小声嘟囔一句道。

沈默松松酸麻的筋骨,看一眼徐渭道:“你方才说什么?”

徐渭缩缩脖子道:“哦,我说那个什么,你怎么让欧阳必进下台?”

“想知道?”沈默指着自己的肩膀道:“捏捏。”

徐渭翻翻白眼道:“报复心真强啊……”无奈自己的好奇心更强,只好乖乖上前,给沈默捏起了膀子。

徐渭是有内功的,手法也很上乘,让沈默十分受用,一脸懒散地笑道:“你方才翻看他的资料,没看出什么问题来?”

“什么问题?”徐渭记性真好,直接复述刚才看到的资料道:“欧阳必进,字任夫,号约庵,江西吉安人,严嵩内弟。弘治四年生人,正德八年中乡试,十二年登进士第,授礼部主事,官至浙江布政使、郧阳巡抚、两京都御史、刑、工、吏部侍郎、吏部尚书……”

“弘治四年生人。今年多大年纪了?”沈默问他道。

“我算算啊。”徐渭掐着算道:“十六年加十四年加四十年,正好七十了。”

“大明律上有明文,‘官员当七十致仕’,他明年正月生日一过,就该退休了。”沈默道:“这就是第一个突破口。”

“但皇帝可以特旨慰留啊。”徐阶不以为然道:“严阁老过年八十三了,还赖在那里不走呢。”严嵩七十岁、七十五岁、八十岁时,曾经三次上书‘乞骸骨’,请求引退归山。但嘉靖舍不得他的老臣,每次都优诏褒答,称赞他‘忠诚勤慎,辅赞年久,勋绩茂著’,不允其辞,所以竟让严嵩创下了大明任官的年龄记录。

“此一时,彼一时了。”沈默摇摇头道:“如果没有最近的风风雨雨,陛下即使不看严阁老的面子,也会下旨挽留他。”因为欧阳必进是个很不错的官员,他在刑部时严整法纪、廉洁奉公、夙夜不懈,嘉靖曾赞他为‘端慎老成’。在工部时,他主持重修紫禁城的午门、天安门及三大殿。更是得到了皇帝的嘉许,所以在嘉靖那里,对他有着很不错的印象,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批准他吏部尚书的任命。

※※※

“但是现在,因为严嵩的关系,陛下很可能不会挽留他。”沈默沉声道:“上次廷推时陛下破例没有出席,八成是存着,让徐阁老的势力自然取代严党的心思。”说着两手一摊道:“但是其结果,揭示了一个颠簸不灭的真理——当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是一家人时,他们就是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