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随扇挥舞,队伍如蝶而飞行,所谓‘蝴蝶阵’者。
※※※
作为海寇中的精英,这些倭寇不仅会结阵,而且每个蝴蝶阵之间,相距不过半里,有一总队长吹海螺为号,指挥阵势间相互协同作战。明朝整队而进的官兵,根本无法对付这样精锐的奇袭部队,所以成就了徐海‘无敌’的名声。
然而再强大的阵势,也有其破绽所在,经过一位天才的潜心研究,发现了蝴蝶阵的弱点所在,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可以克制蝴蝶阵的阵势,他称其为‘秘战法’!
那位天才姓唐,名顺之,号荆川,他将其写进了自己的《武》书中,并把书传给了他的师侄。
他的师侄姓沈名默字拙言,又将书转给了自己的部将,戚继光。
而戚继光看到书之后,认真钻研数月,批判的继承下来,改造出一种切合实际,攻守兼备的阵型,名曰‘鸳鸯阵’!
这鸳鸯阵的诞生,就是为了克制无敌的‘蝴蝶阵’,但究竟效果如何?还得真刀真枪的比过!
胜,则从此不再恐惧倭寇,改写五倍兵力都不是对手、几千人被几百人撵得到处跑的尴尬纪录;
败,则继续尴尬、失败下去……
第四六二章 金克木,鸳鸯对蝴蝶!
列好蝴蝶阵的倭寇们,好整以暇的望着从山上稀稀拉拉冲下来的明军。
在他们看来,这些人连队形都保持不好,根本不值一哂;不过他们身后手持日本弓和佛朗机火枪的射手,却感到十分的不爽,因为如此松散的移动队形,让他们的射击变得极为困难。射手一边费劲的瞄准,一边怀念起明军往常那种密集呆板的冲锋阵型,就算没有射准,也总能击中边上的人,哪像现在这般浪费弹药?
徐洪能被派来执行如此重任,自然不光因为他是徐海的弟弟,更因为他指挥作战的能力,丝毫不亚于乃兄。他不像手下人那般轻敌,通过一段距离的观察,敏锐地察觉到,那些看似散乱的明军,都有着相同的人数——十一个,而且各个‘十一人阵’之间,似乎也有联系,就像己方的‘蝴蝶阵’一般。
这绝不是巧合,而是一种阵型!徐洪嘴角挂起一丝冷笑道:“看来是想东施效颦!”说着哼一声:“画虎不成反类犬!”便命令射手停止射击。蝴蝶阵准备接敌,狠狠教训一下这些痴心妄想的模仿者。
双方接近到十丈以内,倭寇已经完全停止了射击,只等短兵相接了。谁知明军队中,突然飞出一杆杆短而有力的标枪。还没反应过来,便有不少倭寇被钉在地上,甚至还有不少被前后穿透,成了串糖葫芦的……没办法,谁让倭寇都喜欢光着膀子打仗,也不穿盔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