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

戚继光摇头苦笑不止道:“这种差异是我没法解决的,只好各取所长——每逢作战,安排绍兴兵守营,然后去求处州兵,摆事实讲道理,希望能说服大爷们出兵。他们答应了,这一仗就差不多能赢,若是不答应,我只有灰溜溜的退走。”说着举一例道:“去岁秋里,我已经升为宁绍台副总兵,适逢徐海来犯,按计划该与卢镗、任环几位将军,并肩抗敌。但徐海人太多,我的处州兵大爷们,便决定放弃这一战,我只好灰溜溜的按兵不动,看着别人抗敌。结果那一战后,我便被一撸到底免了职,最后甚至被发配出战区……”

“怪不得戚将军现在招兵只要农村兵,不要城里兵呢。”归有光恍然道。

“呵呵,确实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戚继光颔首笑笑,道:“城里人太聪明,想法也多,实在不好搞……我现在担心的是,农村兵也不行的话,那可怎么办呀?”

沈默安慰似的笑笑,从袖里掏出一本书道:“这是我师叔的心血结晶,他是有大智慧的人,你看看对你的问题能不能有帮助。”

戚继光赶紧在袍子上擦擦手,双手接过来,只见封面上只有一个‘兵’字。

第四二一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唐顺之当年给沈默一套六册的天书,曰《左》、《右》、《文》、《武》、《儒》、《稗》,号称每一册都蕴含着大道至理,任何人只要掌握其中一道,便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但这书有一样毛病,就是太高深,而且唐顺之毕竟是个足不出户的书生,很多东西都是他究前人所学,演未有之变的,说的直白一点,都是他推理出来的,但未经实践,其是否靠谱就难讲了。

沈默担心自己走火入魔,所以一直未有瞻仰,觉着还是找只小白鼠试一试会更好,便给戚继光拿来了,想来能成为民族英雄的人,应该不至于那么容易崩溃掉。

不过他还是小心地叮嘱道:“参详的时候尽量记住,要批判的学习。”

“末将知道。”戚继光郑重点头道:“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句话便让人知道,为什么他可以名垂青史,称为名将了……只不过现在有了沈默的掺和,也不知他还能不能成为民族英雄。

※※※

夜阑酒冷,宴席结束,戚家夫妻将送到两家贵客送到门口,直到巷口空无一人才转回。

回到屋里,戚继光便黑着脸坐下,一句话也不说。戚夫人结识两个姐妹,心情十分舒爽,看到丈夫的臭脸,便笑问道:“怎么这是?谁给你气受了?”

“你!”戚继光闷声道。

“我怎么了?”戚夫人惊奇道:“炒菜做饭待客,哪样怠慢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