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其实真正的日本倭人还没有开化,所以野蛮善战,但他们既不懂得战略,也不懂得计策。如果让他们单独上岸抢劫,迷路都有可能,哪能像现在这样来去自如,神出鬼没?”沈默微微一笑道:“他们之所以这么难对付,是因为那些原本是大明子民的‘假倭’,这些对大明知根知底,又精于谋略的假倭与真倭混杂,甚至成为倭寇的首领,如果能先除掉这些假倭首脑,那些真真假假的倭寇便决难在我大明国土上立足!”
第二一二章 谋而后动
“这应该叫做‘打蛇打七寸’吧?”胡宗宪饶有兴趣道:“怎么打?”
“左手持着大棒,右手拿着鲜花。”沈默笑道。
“大棒是打,鲜花呢,是什么?”胡宗宪问道。
“招抚。”沈默目不转瞬道。
“招抚?”一听到这两个字,胡宗宪敏感地蹙起眉头:“招抚倭寇?大大不妥……这可是皇上十分痛恨之举啊!老弟切莫捋这个虎须,否则老虎可是要吃人的。”说着连连摇头道:“就算没人怪罪,可那些倭寇头子一个比一个凶狠残暴,一个比一个狡黠奸诈,便是今日招抚,明天又会复反,招之何用?抚之何益?”
沈默摇头道:“中丞大人误解啦,我当然知道这些人言而无信,但我的策略有十六个字:‘名为招抚,实为诱捕;分化瓦解,进而剿杀。’”
胡宗宪略一沉吟,心里豁然明亮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正是!”沈默沉声道:“眼下敌强我弱,要想彻底平定倭患,就得用这种手段,只要能勾动其中几个,便可或施离间之计,使其互相猜疑倾轧,自相残杀,或用怀柔之计诱其上岸投诚,那时我为刀俎,彼为鱼肉,看他还怎么嚣张!”
胡宗宪沉吟半晌,却仍觉不甚乐观道:“想法是妙啊,可王直徐海等辈本就是狡黠之徒,滑不溜手。又处在得意猖狂之时,恨不能立时夺占杭州,北下金陵,占领半壁江山,称王称霸,岂能轻易受我等诱惑?万一不成还落个通倭的罪名,岂非狐狸没逮着,反惹一身骚?”
他还向沈默举例道:“招安这一手,并不像拙言你想象的那么好用,数年前在北疆对付蒙古人,两年前在湖广对付苗民起事,官府都尝试过,但没有什么效果。”
沈默笑道:“中丞大人过虑了,那些倭寇与苗民还有蒙古人,有本质上的差别。”
“什么差别?”
“苗民是官逼民反,对官府怀着仇恨;蒙古人是非我族类,根本不买朝廷的账,所以招安都不灵光。”沈默自信笑道:“但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一招对付那些倭寇头子,一准好用。”
“何以见得?”胡宗宪抿一口酒,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