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页

孟爱华瞧着长城函谷销售量2471台的数字,实在是有点觉得梦幻,她忍不住问会计:“不是走了不少吗?怎么这么多?我怎么记得去年第一天上午我们才1899台。比去年还多?”

会计想说话,何熙已经过来了,笑着说:“因为市场大了啊,具体数字虽然不清楚,但是我有个数据,夏国日报在1980年只有一篇关于万元户的报道,1982年20篇,去年也就是1984年198篇。这说明什么,有钱人越来越多,而是几何倍数增长的。所以我说,大方点我们不吃亏。”

孟爱华可没听过这数据,不过这也太直观了,她连忙问:“您要是早把这数据拿出来就好了,省的大家都担心。”

何熙这就有点不好意思了,她从未来来,自然知道市场是在不断扩大的,夏国那么大,她永远都不可能一家独大的。但是数据她是没有的,还是李一民知道,她因为扶持不扶持跟人有分歧,专门做了数据汇总和剪报,拿给了她,让她做数据支撑。

何熙那会儿就一个感觉——有人帮忙真好!

何熙笑着说:“刚拿到的。”

孟爱华:……

不过孟爱华的精力也不在这边,她很快往下翻,去看山海的销售量,也是很惊讶,居然有67台,要知道,山海的售价可是一台16万,一般公家单位不是有着特殊的需求,是不会购买山海的,她看了看,的确如此,后面登记的单位都是个体多。

如果说刚刚的数据是一种抽象化的证据,那么这67台则是实打实的证据,这后面每一个地址都代表着一个勤劳致富的夏国人,夏国人是真富起来了。

孟爱华这下可明白何熙为什么看着比刚刚高兴多了,因为这是双重的快乐!

他们的车卖得好是一重,可是祖国在强大不是更高兴吗?而且这还有相互成全的感觉,他们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祖国强大同时又让他们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