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对方立刻说:“也算是,免贵姓庞,我是商州电机厂的。”

他俩这就算聊上了,庞大哥拿出了花生米,李大哥也不喝茶了,直接从包里拎出了一瓶二锅头,两个人居然喝上了。

何熙被吵得睡不着觉,就干脆将二手设备这事儿又在心里过了过,然后就听见下面居然也说起了进口设备来。

李大哥问:“你这次是去部委申请进口设备的?”

“可不是,国外的设备质量好,产品也先进。我们厂的生产线还是六十年代的,这些年修修补补,但产品太落后了。这两年别说创汇了,国内都快卖不出去了。我们就想着升级一下设备。”

不过这位庞大哥很犀利的,“你不是也这个念头吧,要不快过年了,往京城跑什么?”

李大哥也笑笑:“可不是,我们机械厂跟你们厂问题一样,设备老化严重,原先是省里的盈利大户,现在一年不如一年。这不也想着升级一下设备。”

何熙就想起来了,这会儿进口设备还是部委统一管理呢,一直到几年后才会将权利下放到地方,可不是所有人都往京城跑呢。

不过她又想起来一件事,进口设备的确是好事,但随着下放地方,大家就开始大量引进,造成了很多重复,浪费了外汇不说,开始内卷才是最可怕的。

当然那会儿不用这个词。

她还记得一个复印机的案例,组装一台复印机可以盈利四五千块钱,于是各地都有厂子开始打报告引进机器,首先造成的就是产量过剩,其次复印机的重要零部件这会儿国内是生产不了的,甚至连纸都是需要进口,也就是说,买了人家的机器还得买人家的配件,每年还要大量花费外汇。

最重要的是,引进的设备往往是落后的,而此时不少国外产品进入夏国市场,他们压根没有竞争力,倒闭了许多厂子,那些投资也就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