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的情况还算好的,作为驻京部队,里面又有一帮勋贵子弟,在朝堂还算说得起话,基本上能够拿到七八成饷。
自古以来,军饷就没有平分的道理。甭管缺额有多大,反正军官的那一份是一个大字不少。迫不得已,只能削减士兵数量。
相比中央军的缺额严重,各地诸侯的部队,几乎都是满编状态,就连超编的都不少。
要不是大周有国运护体,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估摸着诸侯们早就不买朝廷的账。
“千户大人,这么急匆匆的集结人马,究竟是要去干什么?”
瞪了来人一眼,李牧厉声呵斥道:“少他娘的给我瞎打听,反正待会儿校尉大人让你们干嘛就干嘛,不要给老子捅娄子就对了。”
说实话是不可能的。真要是告诉了他们实情,能不能将人马集结起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高层军官怕追击责任,底层的官兵可不怕。板子再怎么落,也打不到他们身上。
倒霉的是主将。连士兵都控制不住,这样的废物如何能够带兵打仗?
对付这些老油条,李牧也总结出了经验。用拳头和他们讲道理,要比嘴炮惯用得多。
第三十四章 凡事多动脑子
不等风校尉将套路式的讲话结束,下面就已经炸开了锅。报效朝廷没有问题,可是清查僧庙寺产不行。
禁军可不是啥都不懂的大头兵,大家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主。虽然学得不怎么样,起码知道那些禁忌不能触犯。
在过去的几千年岁月里,想要清查僧庙寺产的人多得去了,可是最终都是以悲剧收场。
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核心原因所有人都清楚,那就是大周帝国最不能提的——土地兼并。
文化人都是要面子的,世家豪门也不例外。亲自下场玩儿土地兼并,还不得被乡民给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