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眼下的局势非常明显,五岳剑派开始主导三晋武林的走向。想要在三晋之地栖身,就必须要先拜码头。

李牧不是吃独食的人,何况就华山派那点儿人手,哪怕是加上残存的恒山派,也照顾不到整个三晋大地。

按照江湖最通俗的做法,自然是收小弟了。小弟管理地方,老大直接向小弟收取保护费。

万一遇到了正邪大战这种大型武林公益活动,还可以将小弟推出去挡刀。

只是小弟也不是谁都能够当的。

太强容易反噬自身,肯定的不行;太弱的镇不住场子,什么事情都要找老大解决,纯粹就是一负担。

野心太大的控制起来麻烦,李牧没有功夫和他们斗智斗勇,直接排除掉;没有野心的驾驭不住地方,还是不行。

穷凶极恶、声名狼藉的会有损自家的声誉,显然是不能用;名声太好的在地方上威望太高,更不能用……

一连串的限制条件下来,符合条件的武林势力就不多了。现在李牧终于明白为什么少林寺喜欢招收俗家弟子了。

除了可以收取一笔费用之外,自家培养出来的弟子多少总有几分感情,扶持品性好的管理地方,总比用什么都不了解的陌生人强。

可惜这些华山派学习不了。除非全员出家,否则搞个俗家弟子出来,只能不伦不类,徒惹江湖中人笑话。

换一个说法,比如说:外门弟子、记名弟子?

仔细琢磨、权衡利弊之后,李牧还是打消了这些不切实际的念头。最核心的原因还是资源。

少林寺敢那么玩儿,那是他们手中的资源太丰富了。至少普通修炼资源供应,他们是绰绰有余。

华山派不行,就算是立即扩大药材种植面积,最快也要十年之后才能够看到成果,实际时间可能会更长。

药田需要培养,专业的药农同样需要时间培养。在这个敝帚自珍的年代,这种记忆传承大都是父子相传,肯带徒弟的都不多,想要学到真本事就更难了。

按照当代的培养习惯,没有二三十年甭想出师。想快也快不了,不经历几波从头到尾的种植、管理学习,谁也不敢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