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好一点呀?”老皇帝笑道。
不止是好一点罢?这戈玉瑾,林八笑是江南四大才子的头两位,至于另两位才子,也没他外甥的名字在内。
“就好那么一点。”连诗词都不怎么会作,调侃宣仲安都要狐朋狗友帮着作诗作词的肖大人很是理直气壮地道。
“那你让他们上来干什么?”这几个人的章皇帝其实是看过了,是好,是不错,但太锐利了,年轻人的那种张狂气从纸上就扑面而来,老皇帝不太喜欢他们。
要让他用,他喜欢用循规蹈矩一些的人,最好是出自大家族,牵一发动全身,他们出点错,就要陪上一大家子的命,这样也好掌控。
这几个年轻人,头两名就是普通人家的,头一个家境算不上坏,但家里人丁单薄,上面就一个是教书的儒生,第二个甚至是个孤儿,但从小就因为过目不忘被书院收留成才。
这第二个,老皇帝就算是坐在皇宫当,也知道这当那个林八笑的大名。
金淮城的好几次动乱,就是这人带的头,他上打知府,下带百姓冲击粮库,没少跟官府作对,偏偏他还占着理,在百姓那名望甚高。
用他,比用宣仲安还让老皇帝不舒服。
宣仲安就算是宣宏道的儿子,但至少行事手法跟他年轻的时候有点像,很忍辱负重,但疯起来也不择手段,且也会装疯卖傻,卑躬屈膝像条狗一样地在他面前讨一条活路,老皇帝只要掐着归德侯府不放,他就得乖乖听命,而外甥推荐的这几个人,一个比一个狂。
狂说明什么?狂说明了他们不在乎生死,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是最棘手、最难处理控制的了。
“我让他们上来干什么?”肖宝络也是怪,“还能干什么,让你用啊?”
“用他们啊……”老皇帝笑了笑,“年轻了点。”
“我不也挺年轻?”他才二十,都六部尚书了,像宣仲安说的,再给他添点神迹,让他那些狐朋狗友作几篇章给他吹嘘几句,他成为大韦举世无双的旷世官指日可待。
“他们不是你。”老皇帝不以为然。
肖宝络倒是“哦”了一声,“也对,不是谁都有个皇帝老子当舅舅的。”